《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出台,规范AI生成内容,保障国家安全和公民权益

国家网信办等七部门联合公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

生成式人工智能是一种利用算法和数据来生成各种内容的技术,它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创新价值,但也存在一些安全风险和伦理问题。为了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和规范应用,国家网信办等七部门联合公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自2023年8月15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首次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领域出台的专门规范性文件,对提供和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出了总体要求和具体措施,旨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在本文中,我们将为你详细解读《办法》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7 月 13 日,国家网信办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广电总局公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称《办法》),自 2023 年 8 月 15 日起施行。

《暂行办法》规定:
第四条 提供和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和伦理道德,遵守以下规定:
(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得生成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损害国家形象,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宣扬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暴力、淫秽色情,以及虚假有害信息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内容;
(二)在算法设计、训练数据选择、模型生成和优化、提供服务等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产生民族、信仰、国别、地域、性别、年龄、职业、健康等歧视;
(三)尊重知识产权、商业道德,保守商业秘密,不得利用算法、数据、平台等优势,实施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
(四)尊重他人合法权益,不得危害他人身心健康,不得侵害他人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和个人信息权益;
(五)基于服务类型特点,采取有效措施,提升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的透明度,提高生成内容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出台《办法》,旨在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健康发展和规范应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办法》提出国家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促进创新和依法治理相结合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鼓励生成式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实行包容审慎和分类分级监管,明确了提供和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总体要求。提出了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具体措施,明确了训练数据处理活动和数据标注等要求。规定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规范,明确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范未成年人用户过度依赖或者沉迷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按照《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对图片、视频等生成内容进行标识,发现违法内容应当及时采取处置措施等。此外,还规定了安全评估、算法备案、投诉举报等制度,明确了法律责任。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有关负责人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的发展与治理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网民等多方参与,共同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健康发展,让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造福人民。

 

通过本文,我们了解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的主要内容和意义。《办法》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促进创新和依法治理相结合的原则,鼓励生成式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实行包容审慎和分类分级监管,规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和使用者的行为,建立安全评估、算法备案、投诉举报等制度,明确法律责任。《办法》的出台,对于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走向成熟和规范,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让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造福社会和人民,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