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必指望理解 *作者:余秋雨 不要因为害怕被别人误会而等待理解。现代生活各自独立,万象共存。东家的柳树矮一点儿,不必向路人解释本来有长高的可能;西家的槐树高一点儿,也不必向邻居说明自己并没有独占风水的企图。 做一件新事,大家立即理解,那就不是新事;出一个高招,大家又立即理解,那也不是高招。没有争议的行为,肯定不是创造;没有争议的人物,肯定不是创造者。任何真正的创造都是对原有模式的背离,对社会适应的突破,对民众习惯的挑战。如果眼巴巴地指望众人理解,创造的纯粹性必然会大大降低。平庸,正在前面招手。 回想一下,我们一生所做的比较像样的大事,连父母亲也未必能理解。父母亲缔造了我们却理解不了我们,这便是进化。 (吴兵荐)
真正的友情 真正的友情不依靠什么。不依靠事业、祸福、身份。不依靠经历、方位和处境,它在本性上拒绝功利,拒绝归属,拒绝契约,它是独立人格之间的互相呼应和确认,它使人们独而不孤,互相解读自己存在的意义。因此,所谓朋友,也只不过是互相使对方活得更自在的那些人。 ——《关于友情》 (余秋雨)
0.01秒的奇迹 1988年,韩国汉城奥运会,男子100米蝶泳决赛正在如火如荼地举行。 领先的是美国泳坛名将马特-比昂迪,他已经把其他选手抛在身后,正向终点冲刺。观众席上狂热挥动的星条旗也似乎表明,他将是这场比赛的冠军,稳操胜券。 到终点了,比昂迪从水中抬出头来,举起双手,想第一个庆祝自己的胜利。但显示屏还没显示出成绩,整个赛场沉寂了几秒钟,一会儿,成绩出来了,一个叫安东尼-内斯蒂的苏里南选手以0.01秒优势战胜比昂迪获得了男子100米蝶泳冠军!但在比赛之前,根本没人注意这个来自苏里南的选手,甚至不知道这个国家。 结果为什么会这样呢?通过慢镜头回放,可以看出,在冲向终点的一刹那,比昂迪并没有再次保持蝶泳状态,仅是靠自己游动的身体的惯性,滑到了终点,而几乎就在这同一时刻,来自苏里南的选手内期蒂始终保持蝶泳的最佳姿态冲向终点,以致他差点把头撞到了前面的墙壁。正因为这样,他在最后关键时刻,超过了比昂迪,第一个到达了终点,成了这次比赛的最大冷门。 奇迹为什么会发生?我们是否应该得到这样的启发,当你接近成功的时候,千万不要松下来,而是要继续保持先前的状态,继续发力,这样才能保证你最终获得成功。否则真会应了那句老话,煮熟的鸭子也会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