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道经《太上感应篇》:太上曰: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行善不见善,前世有缺欠。做恶不见恶,前世有余德。

劝君莫作恶,业报唯自受,劝君多行善,消业增福德。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这段话来源哪里

以下内容表明,所列诸句并非出自同一部古籍,而是多种文献及后世流传的俗语、格言拼合而成:

摘“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这句俗语常被归于《太上感应篇》的白话演义中,但在经典原文中并无此句。

多见于近现代的白话故事和讲座,例如搜狐《太上感应篇白话故事》中出现“命中有时终须有,命中无时莫强求”并加以阐释,实为后人根据经义演绎的概括语﹙2021年刊﹚
搜狐

同样出现在“中华文化大讲堂”系列中,作为第128集开篇白话﹙2019年刊﹚
搜狐

摘“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此乃《太上感应篇》原文,典型的道家因果劝世文:

“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感应篇汇编(原文)》
cfolu.com

摘“行善不见善,前世有缺欠;做恶不见恶,前世有余德”
这一对句多见于网络引用,标为“道经《太上感应篇》”的后人通俗化总结,实属民间演绎,并非经典原文。

如知乎答主所引:“行善不见善,前世有缺欠;做恶不见恶,前世有余德。”
知乎

摘“劝君莫作恶,业报唯自受;劝君多行善,消业增福德”
同样是对《太上感应篇》因果观的通俗化提炼,见于同一知乎回答中。

“劝君莫作恶,业报唯自受;劝君多行善,消业增福德。”
知乎

摘“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此句出自清末李宝嘉(笔名“雅布”)所著长篇小说《儿女英雄传》: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福虽未至,祸已远离。”
——《儿女英雄传》原句,载于360Doc等文献
360文库

摘“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这一警句并非《金刚经》或《太上感应篇》原文,而是后人根据佛教经典(主要是《华严经》)义理的概括与提炼:

知乎上多篇解读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乃对《华严经》诸多偈语的归纳式释义,并非经中逐字出现的原句
知乎

也可见于专门的华严经解读网站中,将其视为“圆满大智慧”的现代化表述
huayan-sutra.tw

结论: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等句为后世白话演绎或俗谚,非《太上感应篇》原句。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确属《太上感应篇》经典原文。

“行善不见善……劝君多行善……”、“行善不问前程” 等,均为对原经典义理的后人概括和增补。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确来自《儿女英雄传》;“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则是对《华严经》教义的现代化归纳。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