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消息,在35年前的1989年3月12日,万维网的概念正式提出,它那标志性的缩写“www”如今已是全球网民习以为常的存在。
www的英文全称为“World Wide Web”,1994年,地理学家、后来的“布鞋院士”李小文首次将它翻译成“万维天罗地网”,简称为“万维网”。
而且万维网三个字的汉语拼音,开头正好也都是w,此后万维网这一名称就开始在中国被广泛采用。
或许是影响过于深远,还在还有不少人仍把它当成互联网同义词,但它其实是互联网上主流的文件访问系统,是英国人蒂姆·伯纳斯·李创造出来的一项互联网基础性服务。
蒂姆·伯纳斯·李
其还发明了3项至今仍对万维网至关重要的基本技术: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统一资源定位符(URL)。
而且为了让万维网普惠更多人,伯纳斯·李并没有用新技术获取财富,在他与其他人共同努力下,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最终同意让相关技术永久免费给公众使用。
过去,由于网速限制,万维网因加载缓慢而被戏称为“World Wide Wait(全球等待)”。
但现在,万维网已经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时代,全球万维网网页数量已经达到了几十亿上百亿之间,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35年前的今天:万维网WWW概念正式提出!全称意想不到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