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摘自 开源中国

碎片周刊第6期

2019年7月6日,星期六

本周关键词:沉没成本、HDMI2.1、过度时间管理、梦想的工作、A/B测试、Call To Action、用户体验。

公众号内阅读时,通过底部的“阅读原文”,可以访问外部链接。

碎片周刊第5期,得到OSChina(开源中国)首页推荐,其链接的标题是:

碎片周刊:如何变得更有创造力。

7/5日:什么是沉没成本?

英文Sunk Cost,这个词起源于石油行业。现泛指已经投入的金钱、时间、精力、情感。沉没成本已经发生,无法改变。经济学家认为,沉没成本对投资决策没有意义。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就说:

普通人常常不计算“机会成本”,而经济学家则往往忽略“沉没成本”,这是一种睿智。

他在《经济学》中写道:

如果一项开支已经付出并且不管作出何种选择都不能收回,一个理性的人就会忽略它。

正确的做法是立足当下,向前看:

  1. 是否继续持有或买入某股票要考察公司现在和将来的价值,而不是因为过去的买入价。
  2. 是否跳槽要评估新的机会有多大,适不适合自己,而不固守旧的专业积累。
  3. 电影不好看就应该离开,不要因为花钱买了票,还继续投入时间。
  4. 关系不合适就果断放弃,不要因为付出了时间和感情,就继续浪费青春。

7/4日:用HDMI2.1提升游戏体验

游戏画面延迟 = GPU渲染 + 信号传输 + 显示设备后处理。在HDMI官网对HDMI2.1新功能的总结和QnA中,介绍了其为改善游戏体验做的努力:

  1. VRR,可变刷新率。通过增加消隐比例,等GPU渲染完图像再传输,这会造成每一帧的时间稍稍微不一样,但游戏用户会看到更流畅的画面。
  2. QFT,即FVA,快速帧传输。QFT通过提高传输速率和加大消隐比例,让有效画面尽快完成传输。
  3. ALLM,自动低延时模式。该功能让游戏设备控制显示设备进入低延迟模式,减少画面后处理消耗的时间。

VRR+QFT+ALLM同时开启时,用户获得最佳游戏体验。

7/3日:过度时间管理破坏生产力

本文认为,过于紧迫的日程安排,会扼杀战略思维和创造力。建议如下:

  1. 明确你与团队对互相的期望。在合理的时间内,给出不一定完美、但一定是高质量的结果。
  2. 避免虚假的急迫感。也许每一件事情都很重要,但不是每一件事情都很急。
  3. 为深度的创造性思维、产品构思、长期愿景留出时间。

可见,时间管理还是要做。我所经历的大多数情况是:没什么日程安排。

7/2日:如何在公司内部创造你梦想的工作

对于依赖大平台的资深人士而言,跳槽风险太大,总是做原来的工作又会乏味。更糟的是,兴趣与专业总是割裂的。本文给出了对策:

看到一个需求,创造一个新的职位来满足这个需求。

一些注意事项:

  1. 关键是弄清你的愿望和兴趣与公司的需求有什么交集。从那里开始,说服你的老板让你实现这些目标。
  2. 最重要的是做最小的、最低成本的实验,并在公司内部构建一个支持者网络来配合实验。
  3. 提前想好如何测试,明确证明你的工作对公司业务有帮助。

文中的例子:在LinkedIn,有人创造了教员工正念冥想的职位;在AOL,有人获得了参加制定公司新愿景的机会。

7/1日:什么是A/B测试?

A/B Testing属于是市场营销实验,用来对比和选择用户体验或市场推广方案。做两组或多组不同的Web或APP界面,让相似的两组或多组用户访问,收集用户体验和业务数据。

A/B测试用途广泛,例如:

  1. 用户体验优化。
  2. 转化率优化。
  3. 广告优化。

互联网软件产品通常有大量用户,有利于快速试错和开发迭代,A/B测试应用而生。

6/30日:什么是Call To Action?

市场营销术语,可简写成CTA,可译为“行为召唤”。CTA通常是一个短句,例如街边或电视广告中的销售人员喊“现在购买!”或“最后一天5折!”。在互联网营销领域,网站或APP有很多CTA,如“现在注册”或“免费下载”的按钮。

一个好的CTA能为用户提供立即行动的理由。

文章提供了设计CTA的7个建议:

  1. 以强制命令动词开始你的CTA语句,例如“立即下载我们的白皮书!”。
  2. 使用能激起用户情感或热情的词句,例如“立刻购买,享受5折!”。
  3. 给用户一个立即行动的理由,例如“免费仅限今天!”。
  4. 利用FOMO(害怕错过)心理,例子同上。
  5. 根据CTA出现在什么场合,使用不同语句。例如:出现在手机上说明用户很可能立即行动,在电脑上搜索则说明用户还在研究。
  6. 发挥创意,可以利用A/B测试来决定CTA方案。
  7. 尽量使用数字。

所以,文章的标题,也是CTA,标题决定了用户会不会点开。如今标题党满天飞,我的标题却很不起眼,公众号的关注引导语也不够明显和强烈。嗯,是根本就没有关注引导语。

6/29日:一个学习类APP的用户体验

本文是作者在机场候机时,在邮箱里看到某语言学习APP的广告推送,该语言刚好就是作者目的地所需。于是,作者记录了他的体验:

  1. 加分:虽然邮件中,传达消息的文字太小,Banner太大,广告刚好在需要的时候被看到,外部触发与内部触发匹配,下载!
  2. 减分:界面花哨,容易分心,没有明显重点,好在快速入口的按钮是最大那个。
  3. 加分:第一课提供了低难度的挑战。
  4. 加分:提供进度条,获得了一些钻石。
  5. 减分:发现快速入口又找不到,迷路了。
  6. 减分:没有退出按钮,感觉面对着无尽的课程,产生焦虑。
  7. 加分:课程花费了用户的时间和钻石,利用了沉没成本心理。
  8. 加分:几次通知无效之后,APP主动停止了通知,节省用户注意力资源。

这篇写用户体验的文章用网页互动的形式展开,用户体验特别好。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